「我們辦公室到底該多久請人來打掃一次?」這可能是每個行政主管或老闆都思考過的管理課題。排得太頻繁,是可見的預算浪費;排得太稀疏,卻會產生看不見的隱形成本,例如影響員工健康與工作效率。國際設施管理協會(IFMA)指出,不潔的辦公環境是員工病假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許多公司採用「每週一次」的標準方案,但您是否發現,茶水間的水槽總在清潔日的前兩天就堆滿污漬?而會議室又似乎不需要每天整理?
事實上,辦公室清潔並非「一刀切」的任務。一套真正高效、經濟的清潔計畫,需要根據您辦公室的「使用強度」與「空間屬性」進行策略性佈局。本文將帶您拆解辦公室的清潔需求,建立一套結合「每日、每週、每月」的黃金清潔SOP,讓您的每一分預算都花在刀口上。
核心觀念:導入「分區清潔策略」
在規劃時程前,請先拿出您辦公室的平面圖。我們需要將不同區域依據「人流量」和「功能性」區分成不同等級,才能進行有效資源分配。
區域類型 | 特性與功能 | 代表區域範例 | 清潔頻率 |
第一級戰區 (高頻區) | 衛生關鍵區:人流密集,細菌交叉傳播風險最高。 | 茶水間、洗手間、公司大門入口、電梯按鈕 | 每日 |
第二級戰區 (中頻區) | 環境舒適區:員工長時間停留,灰塵與一般垃圾會穩定累積。 | 主要辦公區、會議室、辦公走道 | 每週 |
第三級戰區 (低頻區) | 資產維護區:不易髒,但若忽略會造成灰塵長期積累。 | 儲藏室、較少使用的設備區、窗戶高處 | 每月/每季 |
每日任務 :維持即時潔淨
每日清潔的重點不在於「全面」,而在於「高衝擊的即時處理」。目標是處理掉當天產生、最顯眼且最攸關衛生的髒污,從源頭阻斷細菌與異味的滋生鏈,確保環境在隔天上班時能維持在一個舒適的基準線上。
關鍵區域: 第一級戰區 (高頻區)。
建議項目:
- 茶水間/廚房:清理水槽、擦拭桌面與吧台、處理當日廚餘。
- 洗手間:馬桶與洗手台的基礎清潔與消毒、補充衛生紙與洗手乳。
- 垃圾處理:清空所有主要區域的垃圾桶。
- 入口門面:擦拭玻璃門上的指紋、整理地墊。
每週任務 :全面環境維護
這是構成辦公室潔淨基礎的標準作業。其核心目標是進行全面的環境維持,系統性地清除一週累積下來的灰塵、毛髮與垃圾。根據美國肺臟協會的資料,這些懸浮微粒是室內空氣主要的過敏原之一,定期清除能顯著改善空氣品質,讓辦公環境更健康。
關鍵區域: 第二級戰區 (中頻區),並涵蓋第一級戰區的深度清潔。
建議項目:
- 全區地板:地毯吸塵、硬質地板的拖拭。
- 表面除塵:辦公桌面、屏風、文件櫃、椅子等所有家具表面的擦拭。
- 設備擦拭:電腦螢幕、鍵盤、電話等辦公設備的除塵。
- 內部玻璃:會議室隔間、門上玻璃的擦拭。
每月/每季任務 (Quarterly):深度保養
這是一項「資產維護型」清潔。它專注於平時不易觸及的清潔死角與需要專業保養的項目。與其說是打掃,更像是一次預防性維修,旨在保護您的硬體投資,避免未來因耗損而產生大額的維修或汰換費用,有效延長辦公設備與裝潢的壽命。
關鍵區域: 第三級戰區 (低頻區),以及全區的特殊保養。
建議項目:
- 高處清潔:天花板、冷氣出風口、燈具、櫥櫃頂部的除塵。
- 電器內部:微波爐、冰箱的內部清潔與整理。
- 死角處理:辦公家具底部、牆角線、窗框窗溝的吸塵。
- 專業保養(可選):地毯深層洗淨、地板打蠟、沙發/辦公椅的布面清洗。
一套聰明的清潔時程,不僅能讓辦公室時刻保持在最佳狀態,更能優化您的預算分配。
🌟 提升辦公室專業形象,從清潔開始!
耘源清潔服務 提供專業、高效率的辦公室清潔解決方案,
打造清爽、舒適的工作空間,讓企業形象更上一層樓!